Tiếng Việt Nam

每天读点中华圣贤经

作者:李白

出版时间:2011-04-01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lời nói đầu

众所周知,星系是由亿万颗恒星构成的,它仿佛是浩瀚宇宙中的“星岛”,作为宇宙中最大、最美丽的天体之一,闪烁在广袤苍穹。群星或近或远,或隐或现,高悬在世界上空。它们千姿百态、星罗棋布在银河系中,或单个、或成双、或群聚一起,犹如人类社会的无数圣贤们,在历史的天空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圣贤是人们对圣人与贤人的敬称,在本书中是指那些品德高尚,有着超凡才智的人。是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推动作用的人。如儒学圣人孔子、道家圣人老子、兵家圣人孙子等等。贤人,主要指贤明有才德的人。也包括历代英明的君主。如《史记》所言:“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所指的就是蔺相如的才德。

本书由四部分、十二个篇章、七十七个章节组成,分别对中国古代圣贤思想进行解析。在“处世法宝篇”中,从儒学讲述孔子的中庸做人之道;从善与恶讲述老子教人固守本真的处世智慧;从心界界定视野讲述庄子进退自如的逍遥生活。在“做人准则篇”中,讲述了三闾大夫屈原的上下求索精神;一代师表苟子教人迅速进步的学习窍门;田园诗人陶渊明看破红尘营造良好心态的方法。“交际妙术篇”中,讲述了孙子兵法用于职场的必杀技;周文王善于驾驭人才而成就大业的权谋之术;慧能六祖见微知著识人性的佛音声声。以及“治家秘笈篇”中,朱子讲给我们的家业兴旺之道,《弟子规》中的侍亲孝道之理,《增广贤文》中指出的教子成才方向等。

圣贤们无疑都是不同历史时代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潮流的高手,他们以自己的博学让思想成体系,道德有操守,社会有秩序,人性崇尚真善美等,并以此给天下黎民百姓带来爱和福址。圣贤的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那样深远,甚至“流芳千古”被世代追随!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圣人最早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及辅佐他们那些的人,他们用不断积累、探索、完善、继承、开创和创新的思想、文化、制度及经验去治理天下,进而对天下人的言行产生了巨大的规范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们普遍的赞美和尊重。

现代人在忙忙碌碌中似乎在思想上已经不去刻意追求什么了,所以我们在精神上显得有些无助,甚至觉得世界和自己想像中的有所差别,他们崇拜古人的思想,但在现实中又感觉似乎缺少洒脱人生的环境,其实不然,一切都源于认识的模糊。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我们避开政治,以汽车为例,有汽油发动机的、柴油的、新能源的、甚至是电动机的,虽然外形相同,但从动力、排放、噪音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只有在不同环境中,他们的各自优势,才会显现出来。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如此。

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断打破前人的理论,如“地心说”打破“日心说”,“宇宙爆炸说”成为新假说等等,新的总是在替代旧的。而在道德修养上则不同,我们不断地继承和光大着“先贤”的思想精华,尽管现代和传统之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历史鸿沟及认识上的分岐和差别,甚至可能我们目前这个时代的行为准则已经与先贤的要求有所出入,但人们依然在精神上孜孜以求,去感受圣贤的博大思想——就像想知道中华文明的种子是如何落地、发芽、生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一样;就像想知道我们的民族之林,曾经有哪些大树为子孙后代蔽日遮阴,这是我们需要认识的思想星系一样。知晓这些,也就犹如知道自家的文化,是长在黄土地上、黑土地上、红土地上,知道自己的家族是培育自己精神的土壤,如果一个人忘了祖先,不知道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岂不茫然乎?文化也是一样,要想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就要从了解圣贤开始,虽然他们的理论很深奥。我们不妨参照一下太史公对孔夫子的评价,来认识圣贤,进而指导我们的言行,即便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会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本书,集结了华夏自古以来诸多先贤们对“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辨与切身感悟,力图从整体了解圣贤思想入手,以不同时期圣贤的名言警句展开论述,把时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惑与不解导入圣贤经中,进行比对、衡量,力求从中发现道德与良知在时代发展中所需要遵循的历史轨迹,供我们在生活中作为“行为”参考。全书一展先贤们从不同领域的诸多视角和层面,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属性,用来佐证人类社会及精神层面“共通”和“共同”的人性特征,其中不乏蕴含了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人生感悟、思想观点、道德境界、哲学理说及自然法则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它是一本具有广泛指导意义和解惑价值的生活宝典。如奥运会对世界体育与不同民族信仰的展示,世博会对世界经济与各国民俗风情的展示,本书是对中国圣贤的一次集中展示。它就像一串以“圣贤思想”穿起的多彩珠子,如果读者戴上它,其人生修养的光彩会更加夺目!

xem nhiều
mục lục

第一章 人生成败智慧为本——孔子给你讲中庸之道

体味中和——锋芒于外,己身于内

中庸低调——低调做人不是低人一等

成慎不睹——高尚从来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过犹不及——成功靠坚持,但不能钻牛角尖

知耻而后勇——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拳拳服膺——智者守住本分,愚者越过底线

诲人不倦——全力培养接班人才能兼营永续

自诚明乃性——为人和善但不能愚善

素隐行怪——哗众取宠只会招来厌恶

比中而行——行离于人,众必

第二章 没有孤立的善与恶——老子教你固守本真的处世智慧

无为——应做的事各式各样,不可以做的事应有共识

宠辱不惊——给自己的内心多创造几个有助缓冲的世界

知白守黑——分清难得糊涂愚不可及的界限

求愚非智——在常识上犯错误是最大的失误

得失之道——以小损换大益方是真智慧

第三章 心界决定视——庄子给你讲进退自如的生活智慧

“为”与“不为”——大事有为,小事无为

.大鹏比之晏鸟——在于它更注重高飞一瞬的势能积累

逍遥之境——宽容是潇洒,是为自己寻找更宽的路

“才”与“命”——随大流,识时务为成功的前提

自足常乐——进亦乐,退亦乐,进退自如生活无忧

护己有道——.“宁为瓦全”才是上策

做人准则篇

第四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屈原带你走上求索不弃的进取之路

鹤立鸡群——无论境遇如何,有梦想才有希望

一生求索——人定胜天,贞心不屈于外物

九死不悔——锲而不舍之心要先立于志向之前

举长射天狼——立志要敢于打破规矩

洁身而行——终身从事的事业不能掺杂太多功利目的

五章 学习有捷径可走——苟子教你迅速进步的学习窍门

择师而从——找对老师终身受益

学有捷径——学习遇到困难必然是没找对方法

善假于物——利用别人的智慧帮助自己学习才是真聪明

学而不已——不要忽视每天进步的那一点点

锲而不舍——越难啃的骨头越有营养

耻辱与荣誉——失败的原因是成功最好的理由

六章 淡看世事不寂寞——陶渊明教你认清世事营造良好心态

悠然采菊——依心而行,做最本真的自我

忘忧之道——重视生活中小事的价值

悠闲之乐——事硬我柔,凡事不可太强求

不求甚解——享受过程,没必要成为各方面的专家

“贫”“富”之道——珍惜自己拥有的,你就是富翁

交际妙术篇

七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教你决胜职场的必杀技

退兵之计——职场竞争从结果入手,迅速拉开与对手的距离

出其不意——伸出援手要趁其不备让同事感受到最大的喜悦

速战速决——在没被领导定型之前展示自己最大的才能

胜战计——局势未稳静观其变,浑水摸鱼捞好处

敌战计——善于伪装,在竞争对手最想不到的地方下手

攻战计——绝不冒进,制造假象诱敌上当

并战计——内部竞争要学会装傻卖乖,旁敲侧击试探深浅

第八章  会驭人方能成大业——周文王教你一击即中的权谋之术

揽贤觅能——让比自己有才能的人为己所用

恩威并用——强势领导的夸赞更能激发下属的进取心

赏罚分明——批评的目的是对下属的精神督促

礼乐之用——思想上的征服才是永久的用人之道

责己恕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示弱于人——向骄敌示弱,预留生存空间

知己知彼——真正的强者比敌人自己还了解敌人

伺机而动—— 绝不轻举妄动,挺得住才能成大事

九章 自佛是真佛——慧能教你见微知著识人性

自佛为真佛——迷失自我者皆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离相之法——以貌取人让人常常忽略事物的本质

自在之境——人的烦恼皆因太过执着于外物

万法从自性——从一个人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所向

智于自悟——说得越多的人离“善”的本性越远

万法有源——一切事物都是有征兆的

治家秘笈篇

第十章 家门和顺为至乐——朱子给你讲家业兴旺之道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良好的家风始于日常积淀

宜未雨而绸缪——把家庭当事业来经营

三姑六婆淫盗之媒——远离八卦的是非圈

理无久享——事不做满,留条后路是真理

内外有别——出了家门没有“我”只有“我们”

琴瑟和鸣——幸福家庭要靠“夫妻合作”

邻里贵和——邻里相处是你最重要的社交关系

第十一章 孝是做人之根基——《弟子规》给你讲侍亲孝道之理

父母教,须敬听——别做“不听老人言”的傻瓜

出必告,反必面——别让把你放在心上的人担心

亲所好,力为具——让年迈的父母做回我们的“孩子”

身有伤,贻亲忧——爱惜自己就是最大的孝道

亲有过,怡吾色——包容世界上最爱你的那个人

亲有疾,昼夜侍——病床前的孝子(女)最暖心

第十二章养子弟如养芝兰——《增广贤文》给你指出教子成才的方向

养子弟如养芝兰——抱着“精品心态”来教孩子

唯留好样与儿孙——孩子的余光在向你看齐

教于孩提——大道理要小时候教

娇养不如历艰——生活从不惯着任何人

早成必早毁——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反季蔬菜”

儿孙自有儿孙福——让后代去过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