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孙子兵书

作者:严锴

出版时间:1996-02-01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前言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兵书战策无疑是一朵夺目的奇葩。如今,它早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纵观中国历代的兵书战策,有如下共同特点:
一、反对天命,注重人事。
二、反对封建迷信。
三、主张富国强兵。
四、注重灵活多变的用兵艺术。
五、重视将领的作用,强调选贤任能。
六、主张严明法纪,赏罚必信,动有节制。
这些思想原则不仅在当时放射出不可磨灭的光辉,即使在今天,它们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阅读这些凝聚着智慧的伟大作品,无疑对今天的人们有诸多教益和启迪。
因此,我们特别邀请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精深造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编写了这套丛书,以飨读者。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撰写了一部《孙子兵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军事奇书,自问世以来即被奉为“兵经”,它不仅对我国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兵学史上,《孙子兵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军事圣典,它一直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这部百家兵法之始祖,曾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论是三国时的曹操、诸葛亮,还是近代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孙子谋略思想的启发。在短短6000字里,《孙子兵书》把人类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我们的面前。
正是由于《孙子兵书》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因此,二次大战以来,国内外许多军政要员都把《孙子兵书》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孙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之“兵者诡道”、“上兵伐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等凝聚着深刻谋略思想的名言粹语,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悉,1990年波斯湾战争爆发期间,美国总统布什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凯撒传》,另一本就是《孙子兵书》。而且,在此期间,美国还将大量的《孙子兵书》英译本运送到沙特阿拉伯,供前线的海军陆战队官兵阅读。也许正是运用了孙子所说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理论,美国军队在开战之初就掌握了战争的主控权,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难怪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名记者在一篇战地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军队虽然没有参加多国部队,但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参加了这场现代化的战争,他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孙子。”至此,世人在惊叹多国部队奇妙的战略战术和威力巨大的先进武器的同时,更忆起了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军事伟人——孙武。
让人惊奇的是,日本许多商界巨子的案头,放在显着位置的也是《孙子兵书》,而不是MBA的教程。《孙子兵书》已然成了众商家克敌制胜的不传之密。
今天,当我们受变化多端的世界所迷惑的时候,聆听孙子的教诲,也许我们会发觉,世界原来如此简单。
为了能更和谐地与周围的人相处,也为了一圆淘金的梦想,就让孙子点石成金的智慧,帮助我们实现所有的渴望与期待吧!


查看更多
目录

  第一章始计篇
本章综述
一兵者,国之大事
二经之以五事
三主孰有道
四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五兵者,诡道也
六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七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八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第二章作战篇
本章综述
一其用战也胜,久则饨兵挫锐
二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三智将务食于敌
四故杀敌者,怒也
五兵贵胜,不贵久
六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第三章谋攻篇
本章综述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三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四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五夫将者,国之辅也
六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七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四章军形篇
本章综述
一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二不可胜者,守也
三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四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五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六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
七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第五章兵势篇
本章综述
一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二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三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四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五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六形之,敌必从之
七择人而任势
八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


第六章虚实篇
本章综述
一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二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三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四攻其所必救
五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六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七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八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九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十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第七章军争篇
本章综述
一后人发,先人至
二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三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四故兵以诈立,以利动
五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六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七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八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九故用兵之法,穷寇勿迫


第八章九变篇
本章综述
一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二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三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四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
五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
六将有五危


第九章行军篇
本章综述
一半济而击之,利
二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三谨覆索之
四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五兵非益多也
六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七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


第十章地形篇
本章综述
一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二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
三支形者,令敌半出而击之
四此六者,败之道也
五地形者,兵之助也
六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七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
八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九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第十一章九地篇
本章综述
一衢地则合交
二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三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四深入则专
五连兵计谋,为不可测
六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七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八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九登高而去其梯
十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
十一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十二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十三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第十二章火攻篇
本章综述
一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二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三不修其攻者,凶
四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第十三章用间篇
本章综述
一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
二用间有五
三三军之事,莫亲于间
四反间可得而用也


附录孙子与《孙子兵书》
一孙子其人
二孙子兵书的主要内容
三《孙子兵书》的流传及影响
四《孙子兵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