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件已发送到
请登录邮箱完成邮件验证
立即进入邮箱

修改密码成功!请用新密码登录
确定
删除之后将无法恢复,是否确认删除?

马上激活邮件,完成认证吧!
我们已经向 发送了一份验证邮件,请登陆邮箱验证
验证邮箱之后您可以用您的邮箱登录、找回密码,我们也将为你推送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蔡景仙 主编
出版时间: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在蒙受政权、神权、族权的压迫下,还要蒙受夫权的压迫。在某种意义上,夫权的压迫最深重。圣人的典训,已经给妇人定了性,孔子是这样说的:“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据说孔夫子在不惑之年,即四十岁上,把妻子休了。这一说无从考证,但这位圣人对妇女有偏见,则大概可以成定论。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四德之中,妇德一条最为严酷,特别是宋明理学大兴以后,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更把妇女打入十八层地狱。反之,男性则可为所欲为,三妻四妾,名正言顺,为的是人丁兴旺,多育子女。至于统治阶级,更是荒淫无比。子蒸父妾,侄妻姑氏,兄纳姊妹,父霸儿媳,史不绝书。男性对女性严厉如此,而对自己放纵如彼,这就是红颜薄命的社会总根源。
少女少妇,谓之红颜。“红颜多薄命”,有广狭两个概念。泛言之,妇女命皆苦;析言之,越是漂亮的妇女命越苦。因为妇女只是男性的附属物,是私有财产。色艺双全的少女少妇,如同价值连城的珍珠宝贝,成为男性注目的中心,成为掠夺的对象,所以命运多变故。在封建意识桎梏下的妇女,尤其是“红颜”,也把自身视为一种稀世之宝,待价而沽,名伎的纵欲放诞,不就是一种自我拍卖吗?由此可见,妇女在封建社会所受的深重压迫。我们研究妇女史,研究封建社会下红颜多薄命这一社会现象,从意识形态上消除红颜多薄命的心态,可以说是妇女解放运动的课题之一。在这个意义上,选择红颜多薄命的典型——名伎,剖析其生活及心态,是十分有意义的。
并非所有的妓女对自己的命运都逆来顺受,她们抗争,她们呼喊。尤为难得的是有些苦命红颜对国家兴亡的关心、对气节的坚守,一点也不减须眉男子。李香君拒收杨文骢所迭阮大铖的妆奁,怒斥奸党,凛凛正气,使得复社名士侯朝宗自愧不如。清兵破南京,柳如是欲殉国难,羞煞食君之禄的须眉名士钱谦盖。柳氏死时嘱子女“悬棺而葬”,表示死后灵魂不践清朝土地,何等的节烈!王翠翘劝海盗受降,身为朝廷命官的胡总督,不但不赏,还加以羞辱,视为俘虏,王翠翘以死抗争,演出了一幕悲壮的活剧。贱娼俗妓赛金花,为了钱去卖身,还做鸨母去祸害清白女子;但在八国联军破京都的国难之时,她没有去发国难财,她牺牲自己去解救同胞,堪称中国的“羊脂球”。
貌美与“祸水”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本书所选十大名伎,不但人体美,才艺美,而且不乏精神美、情操美的闪光。读者看了这十大名伎传,对扭曲历史的传统观念,或许会得到一些纠正。这也是本书作者的一个目的。
作为名伎,天生丽质是先决条件,自不待言。但名妓绝非仅仅以色事人,她们必须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或能歌善舞,或精于丝竹管弦,或善长侑酒行令、赋诗酬对。她们既是绝代佳人,又是在某方面有造诣的艺术家,如薛涛就是名传古今的诗人和文学家。唐宋以来入乐籍、妓籍的妓女,都以卖艺为生,兼卖淫。这和“土娼”“私窠子”专以色相事人的低级妓女是不同的。所以本书用“伎”字题名,就是要突出名伎的“伎乐”之长,以免引起误解。名伎亦是妓,这一本质又不可改变。故行文“伎”、“妓”兼用(这两个字古代也通用)。
本书作者多半以实录笔法论述名妓之花的产生与凋谢,留给读者去评价,去思考,这一精神,不失为谨慎。当然各位作者,力图写活名伎的风姿,写好名伎的生活,写出名伎的成就,写透名伎的心态,反映名伎所处时代的风俗,鞭笞产生名伎的社会土壤,还历史名伎的本来面目。这又是严肃的。本书作者,都是搞历史研究的,本书写的是历史,而非风月小说。通过名伎人物传来反映封建社会底层妇女的生活,并从一个侧面展示封建社会的一角或一个层面。所以传主事迹皆持之有故,评说皆言之有据,行文所书重事实不作虚构。如传说的李师师之骂贼自尽,小凤仙之自杀殉情等等,旧时皆盛传于人口,作为小说家言不失为神来的情节,但因非史实而被作者们否定了。在写法上为了通俗、流畅,有的也采用了小说笔法,有的采用了铺陈的演义语言,但在大要关节上不失历史之真。所以本书是一部名与实相符的人物评传,一部风尘血泪书,是值得一读的。本书有六个传由舒畅组织,四个传由左书谔组织,最后由张大可统稿、定稿,负责出版。
田倩
绿珠
赵姬
赵飞燕
花蕊夫人
来莺儿
苏小小
红拂女
李师师
苏若兰
孙窈娘
柳摇金
裴玉娥
晁采
绛娘
崔莺莺
王宝钏
步非烟
陈妙常
魏芷
金玉奴
吕顺哥
唐婉
白玉娘
管仲姬
张丽容
朱小姬
贾蓬莱
薛氏姊妹
刘翠翠
冯小青
王娇鸾
田娟娟
杨玉环
李妙惠
秋香
吴清浣
王润贞
闻蜚娥
贺双卿
孙云凤
金纤纤
张淑仪
关秋芙
查碗香
傅善祥
吕碧城
沈雪君
班昭
林四娘
王幼玉
莘瑶琴
陈圆圆
赛金花
小凤仙